您好,欢迎来到顺海科技!
| 0755-28100016 中文
公司新闻 行业新闻 产品新闻 元器件百科 技术资讯 知识解答
快速选型

贴片电容为什么会很容易断裂或者端子脱落?

时间:2025-07-10 阅读量:139

贴片电容断裂及端子脱落原因分析
一、制造工艺缺陷
1. 贴片机参数设置不当
Z轴压力过大:贴片机拾放头垂直压力超过电容承受极限,导致陶瓷体破裂。
拾放头位置偏差:未对准电容中心区域,造成局部应力集中,形成半月形或圆形裂纹。
拾放头尺寸不匹配:小直径吸头集中压力,增加压强,引发挤压裂纹。
2. PCB表面问题
不平整或碎片:导致电容放置时受力不均,产生微裂纹。
焊锡量过多:焊料高度超过瓷体50%~75%PCB弯曲时拉伸应力增大,引发裂纹。
3. 焊接工艺缺陷
热冲击:预热不足或焊接温度过高,导致陶瓷体热膨胀系数失配,产生热击裂纹。
手工补焊:烙铁头直接接触陶瓷体,造成局部过热裂纹。
二、材料与结构脆弱性
1. 陶瓷材料特性
拉伸强度低:陶瓷基体抗压强度高,但拉伸强度低,PCB弯曲时易因拉伸应力断裂。
隐藏裂纹:热冲击或机械应力导致内部微裂纹,随时间扩展为可见裂纹。
2. 端子镀层问题
合金化失效:端子镀层(如Cu6Sn5)可焊性差,回流焊时形成虚焊,后续组装中易脱落。
镀层厚度不足:未覆盖合金化区域,导致焊点与镀层结合力弱。
三、使用环境应力
1. 机械应力
PCB弯曲FR-4基板刚度低,弯曲时电容受拉伸应力,靠近焊点处形成“Y”形或45°斜裂纹。
分板应力:电容距离PCB边缘过近,分板时受剪切力导致内部断裂。
2. 热应力
温度循环:高频温度变化导致陶瓷与电极层热膨胀系数失配,引发层间剥离。
氢吸收:高湿环境导致陶瓷体吸氢,降低机械强度,诱发裂纹。
四、设计与布局问题
1. 布局不合理
电容靠近大焊点:焊接时热膨胀推力或收缩拉力导致电容裂纹。
PCB边缘过近:分板时受应力影响,无开槽设计加剧断裂风险。
2. 焊盘设计缺陷
尺寸不符合规范:焊盘过小导致应力集中,过大则焊料分布不均。
未优化布局:电容方位与开孔不平行,弯曲时受最大拉伸应力。
五、质量控制与检测不足
1. 检测手段有限
电阻测试仪:仅能检测明显裂纹,隐藏裂纹或端子虚焊难以识别。
无损检测缺失X射线、红外热成像等手段未普及,导致早期失效未被发现。
2. 工艺监控缺失
回流焊温度监控不足:端子位置温度未达要求(如陶瓷板需245℃~250℃),导致镀层融合不良。
焊料质量控制不严:焊料成分或纯度不达标,影响焊点可靠性。
六、解决方案建议
1. 优化制造工艺
调整贴片机参数:控制Z轴压力,确保拾放头对准电容中心,使用匹配尺寸的吸头。
改进PCB设计:增加开槽深度(≥1/3板厚),电容与边缘平行布置,远离大焊点。
2. 材料与结构改进
选择高可靠性电容:如村田GRM31CC72A475KE11LX7S介质电容,提升抗弯强度。
优化端子镀层:增加镀层厚度,确保焊料覆盖合金化区域,改善可焊性。
3. 环境与布局优化
控制PCB弯曲:使用高刚度基板,限制焊锡量在瓷体高度的50%~75%
热管理:避免快速温度变化,存储时控制湿度(<60%RH),减少氢吸收。
4. 增强质量控制
引入无损检测X射线检查内部裂纹,红外热成像定位过热点。
严格工艺监控:实时监测回流焊温度曲线,确保端子位置温度达标。
通过上述措施,可系统化解决贴片电容断裂及端子脱落问题,提升产品可靠性与使用寿命。
 
 

Copyright © kaiyun开云全站 All Right Reserved 粤ICP备15069920号  
Baidu
map